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8)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科研人员隶属多机构的现象促进了跨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虽然科研合作并非原创性科学发现成果产生的充分条件,但是随着创新全球化和学科领域交

3)科研人员隶属多机构的现象促进了跨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虽然科研合作并非原创性科学发现成果产生的充分条件,但是随着创新全球化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现象的日益深入,现代科学研究的合作日益密切是必然趋势。与我国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般只隶属于某一研究机构相比(近年来流动性增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获奖时隶属机构呈现更复杂的多样性[35],有些获奖者同时在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供职。如1939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dolf 获奖时同时隶属于德国的Berlin Universi‐ty(柏林大学) 和Max-Planck Institut(马普学会)两个机构,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ck 同时隶属于美国的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和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麻省总医院)三个机构。对这些获奖者作出重要成果的年龄和授奖时滞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在这些指标上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这种通过工作关系建立起来的跨机构深入合作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术创新。

5 结论与建议

创新驱动是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驱动,创新驱动也是形势所迫。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诺贝尔科学奖作为国际上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的标杆,是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原始科技创新软实力的重要评价指标。随着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基础不断厚实,科技产出的数量增长雄踞世界第二,科技创新的质量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应以此为契机,研判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的新方向,进一步扩大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优化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布局领域体系,加强基础科学杰出科学人才培养,完善基础研究稳定经费支持政策体系,协调好国家顶层设计的竞争性择优支持的定向基础研究资助体系与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基础前沿高风险研究资助体系之间的关系[39],进一步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及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科学强国目标

世界科技强国必然是基础科学研究强国。基础科学研究强国,必然在科技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原始创新发现和贡献。诺贝尔科学奖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通过原创性基础科学发现成果为人类作出最大的科学贡献,获奖成果无疑是人类科技知识大厦上的闪耀明珠。取得系列诺贝尔科学奖,是一个国家基础前沿原始创新能力的有力展示。迄今获得最多诺贝尔科学奖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毫无疑问都是世界上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迄今为止仅有两位本土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分别是屠呦呦(2015年)和高锟(2009 年)。除诺贝尔科学奖外,我国科学家在科技领域国际奖项的占有率方面表现也不甚理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大奖获奖人数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38]。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要制定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的战略目标、政策体系,厚植创新土壤,培养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思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诺奖现象”。日本在2000年制定的《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日本要在“未来50 年获得30 个诺贝尔奖”。截止到2018 年,从获奖机构层面进行统计,日本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15 项(从获奖者国籍进行统计为18 项、21 人,但4 人获奖时所在单位在美国。前文已有述及,此处不予赘述),共17 位获奖者。2000 年此计划制定以来,日本获得诺贝尔科学奖12 项,获奖者14 人。可以看出,此计划制定以来,日本几乎平均每年就有1 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日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该宏伟目标。

2)以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为目标,建设一流卓越科学创新机构

来源于不同机构属性的科学家在作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和获得学术认可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不仅来自于学科属性的特异性,还来自于不同属性机构的内在科学创新机理的特异性。因此,应客观认识不同机构研发力量的成长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研发环境有区别的营造适宜的科研氛围。观察百年诺贝尔奖的历史,尽管近年来诺奖获奖机构的多样性有所增加,但大学、科研院所等科学专业机构仍然是科学发现和创新的主要力量。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qikandaodu/2020/1015/352.html



上一篇:《农学学报》入选“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下一篇:葡萄果实大小的分子研究进展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