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4)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统计机构获奖数量时,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年和1972 年获奖者John 两次获奖时均在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造成美国该机构获奖人

(3)统计机构获奖数量时,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年和1972 年获奖者John 两次获奖时均在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造成美国该机构获奖人数和获奖次数不相等,其余机构的获奖人数等于获奖次数。

3.4 机构数据的分类归并

为方便对各类获奖机构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将获奖机构按照机构性质分为以下几类(表3)。其中,Institute 或者institution 是研究所还是大学,由机构实际性质决定:如俄罗斯的A. F. Ioffe Physi‐co-Technical Institute 指的是苏联(现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 指的是德国马普学会,而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指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表3 诺贝尔奖获奖机构不同类型归类标准序号1 2 3 4 5机构类型大学研究院所(实验室)企业或公司基金会医院或诊所机构名称中包含的关键词University、School、College、Campus Laboratory、Biolabs、Center、Organization、Council Company、Inc、、Fund Hospital、Clinic缩写U L I F H

4 数据结果分析

不同性质的获奖单位在不同领域表现出迥异的科学原始创新成果生产力。表4 描述了诺贝尔科学奖及分奖项各类机构的获奖次数。如前所述,由于部分获奖者在获奖时同属于不同机构,因此,机构累计获奖次数明显大于实际获奖者人数。此种计算方法虽然导致了大量重复获奖者信息,但展示了所有获奖机构真实的获奖隶属情况数据,也更符合知识产权的共享规定。

表4 1901—2018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机构类型分布(获奖次数)注:空白表示数值为零。三大学科实际参与统计人数为学奖179 人,物理学奖208 人,生理或医学奖215 人。其中,化学奖实际获奖人数为180 人,但Kary 在1993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机构信息不详,没有纳入统计;物理学奖实际获奖人数为209 人,但Marie Curie 在1903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单位信息不详,没有纳入统计;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获奖人数与获奖人次相同,实际获奖人数为216 人,但J. Robin 在2005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机构信息不详,没有纳入统计。表中统计结果与诺贝尔官方网站在逻辑上是一一对应的。序号1 2 3 4 5机构性质大学研究院所企业或公司基金会医院或诊所合计机构累计获奖次数450 180 11 5 9 655 C 107 58 4 1 170 P 269 68 7 344 M 74 54 4 9 141

4.1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统计

为了进一步统计,需要将同一奖项由不同类型的机构共享的情况进行整理。据此,做出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分布(表5)。

表5 是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数量年度分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中,大学与研究所是获奖机构中的绝对主力。因此,在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创新中,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原创性科学知识发现的主力军,尤其是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表现卓著。科研院所中,德国马普学会和英国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优势明显。这与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定位是分不开的。

表6 中列出了1901—2018 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主要获奖机构获奖人数。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只列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次数≥7 次和各领域获奖次数≥2 次的国家名称(如表7 所示)。

对于诺贝尔化学奖而言,大学是获奖机构的主体。从1918 年德国Fritz Haber Institute(弗里茨哈伯研究所)获得第一项诺贝尔化学奖开始,研究院所开始在化学奖中占有重要一席。但大学在化学诺奖级成果的发现与获奖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尤其像美国的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柏林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表现突出,研究院所中的德国马普学会、英国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等都是获奖次数较多的机构。由此可以看出,美、英等国的化学奖集中出现在大学,研究院所斩获较少;而德国和瑞士的化学奖分散在研究院所。在化学领域,美国研究院所的研究规模优势不及美国大学。另外,自德国的I.G. Farbenindustrie A. G 公司在1931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企业开始现身诺贝尔化学奖的角逐中。

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言,大学和研究院所同是获奖主力。但从英国Marconi Wireless Telegraph Co. Ltd(马可尼无线电报有限公司)获得19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瑞士Swedish Gas-Accumulator Co(瑞典蓄能器公司)、美国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也相继获得1912 年、1973 年、1988 年、2000 年和200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企业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出现频率逐渐有所增加。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和英国的剑桥大学表现出色,贝尔实验室和苏联(现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qikandaodu/2020/1015/352.html



上一篇:《农学学报》入选“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下一篇:葡萄果实大小的分子研究进展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