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当艺术遇见科学(3)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杨振宁: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 [3]海外科考|达·芬奇的第N张面孔:当艺术遇上科学, [4]研究艺术的科学性,研究科学的艺术性, [5]视觉艺术在化学中

[2]杨振宁: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

[3]海外科考|达·芬奇的第N张面孔:当艺术遇上科学,

[4]研究艺术的科学性,研究科学的艺术性,

[5]视觉艺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评 《永存的视觉: 走进感光化学世界》.

袁竞雄(1995- ),女,汉族,籍贯:南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杨俊宁(1997- ),女,汉族,籍贯:河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崔之进(1980- ),女,汉族,籍贯:南京,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德国哲学家尼采100多年前曾说过:“让我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科学,让我们用生命的眼光看待艺术”。这是一位思想家眼中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那么,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艺术遇见科学会发生什么呢?一、引言2017年11月,李政道被选为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名誉主席;2017年12月,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浙江大学于2020年新增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将“艺术与科学”作为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按照二级学科管理。展望“艺术与科学”的学术走向与学科设置。①2020年9月18日,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这次会议中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所有知行领域中最为纯粹的,同样追求创造性,同样依靠灵感和想象力,这是二者能够相互对话的基础。融通艺术的感性之学、感兴之道与科学的格致之道、意识之学,探讨人类经验和知识的新领域,也为中国高等月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径”。②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艺术与科学彼此互为启蒙、互相启迪。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共同特点都是在创造新事物,科学与艺术交融,能产生更好地科学和更好地艺术。懂艺术的科学家和懂科学的艺术家,通过思想碰撞、启发,也许可以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是我们的想象力所无法到达的地方”。③2020年9月,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早在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也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它是一个综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当一个新兴的艺术样式、科学假象最初出现时,总有很多人产生怀疑和畏难的情绪,“‘虽然艺术与科技’的专业设置已经波及很多艺术领域,但往往具体呈现为纯粹意义上的辅助于艺术创作的技术人员的培养,很难在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意义上形成合力”。④这在学科发展初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终将与时俱进,站在新时代的高点,迎接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美丽新世纪。二、“钱学森之问”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去家里探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直至2007年8月3日,总理再次看望钱学森时说:“我每到一个学校,都和老师、同学们讲,搞科学的要学点文学艺术,对启发思路有好处。学校和科研院所都很重视这个观点,都朝这个方向努力”,钱学森的观点是:“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⑤即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总理则说:“我们要超过发达国家,就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只要坚持下去,一年看不出效果,几年后总会有结果”。⑥科学图像审美可以从科学的理论美、方程美、实验美之中探究。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曾说:“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就是终其一生追求美”;化学家黄乃正院士说:“科学家穷一生的精力不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探索,以求验证出所预设理论的正确性和发展性,在未得到确证前的目标都是抽象而空泛;而艺术家则为表达内心的世界而将感性现于具体创作之中,力臻完美,也是不能触摸;但二者其实都向着追求至美至真的目标进发,只是分别在不同的轨迹上各自努力,然而对追求真和美的境界却是不谋而合;真、善、美本就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上追求的最高层面……所以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可说是人文发展的正确路向”。⑦三、既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示例1.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哈默手稿》等。艺术理念:艺术模仿论;几何透视,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以及光影、色彩、人体比例与解剖、动态和表情、构图、风景和自然来证明绘画是一种科学;更有关于画家守则以及艺术家的修养的论述,表达其对与艺术家的要求。科学理念:空间透视学、连通器原理、液体压力概念的提出等。2.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代表作品:钢琴和管风琴的演奏达到专业水准。科学理念:量子力学;普朗克辐射定律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为普朗克常数,也是国际单位制千克的标准定义)。3.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代表作品:《白天和黑夜》《瀑布》。艺术理念:应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与表现画家的艺术世界。科学理念:内克尔立方体、彭罗斯三角对分形、对称、密铺平面、双曲几何和多面体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4.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代表作品:《伊戈尔王》(自编脚本)。艺术理念:作品具有民族色彩,作曲风格,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粗犷而有活力,乐队与和声色彩鲜艳。科学理念:他是有机化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和查尔斯-阿道夫·沃尔茨同时独立发现羟醛的自缩合反应苯的衍生物(他第一个合成苯甲酰氟)和有机物的卤素置换反应(汉斯狄克-鲍罗丁反应)。5.海蒂·拉玛(Hedy Lamarr)代表作品:《欲焰》《Lady of the Tropics》《某同志》《新兴都市》《齐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科学理念:“跳频技术”“跳频技术”,为CDMA、Wi-Fi等技术奠定基础。四、艺术与科学图像融合示例1.艺术与数学领域阿尔罕布拉的瓷砖拼图装饰探索数学的分支“密铺”以及对称的基本特征;从彭罗斯瓷砖、吉里赫瓷砖图案探索出准晶体图案;几何透视呈现的数学规律;数学家利用数学工具对波洛克画作的尝试性解释以及波洛克的画作为数学提供的研究方向。[1]2.艺术与物理领域物理学发展经过的四个不同的阶段里都有美,美的性质不完全相同。虹和霓看起来十分美丽,在不同的物理学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解释,在实验阶段,因为具有特别的物理形状规律。在唯象理论阶段,发现虹和霓是太阳光在小水珠里折射而产生的光学现象,在理论架构阶段,利用麦克斯韦方程式了解折射现象,在联系数学的阶段,发现麦克斯韦方程式的结构有极美的纯数学的根源,叫作纤维丛。美在艺术与科学中具有相同点。[2]3.解剖学、地质学解剖学的“哲学内涵”在达·芬奇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达·芬奇遗留的贝壳化石可以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感的工艺模型艺术家对相关领域涉及的规则和原理的兴趣,使其很好地将科学运用于艺术中。[3]4.艺术与神经学、应用物理学神经学家(Dr.Greg Dunn)&amp和应用物理学家(Dr.Brain Edward)雕刻大脑切片的艺术作品,试图阐释人类意识的本质,建立宏观大脑与微观神经元的桥梁。艺术性的思想融入动态的神经学雕刻作品中。[4]5.艺术与化学领域彩色拍立得的摄影技术,通过计算机绘制 3D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图等视觉艺术作品。化学学科知识是视觉艺术的基础之一,当代科技高速发展,要求艺术与化学等科学图像互融共通,共同发展。[5]五、结语艺术家与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都需要具有创新性,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求真、求美。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求真,也是追求图像具有永恒之美的研究路径。科学家对科学过程或者在科学冥想时产生美感,是他们创造美丽的科学图像,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快乐的源动力。科学图像的审美维度非常宽泛。科学公式、理论越简单,应用范围越普世,美学价值越高。同样,遵循科学规律也可以是艺术创造的重要手法。理解科学需要艺术,理解艺术也同样需要科学。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视阈下,“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建构思想,符合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的发展。我们理应争取创新,探索出美丽的科学,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厘清路径。注释:①仲呈祥,冯巍.艺术与科学:艺术学学科“双一流”建设的一种设想(2020年版)艺术理论与批评官网,9月3日.②③刘杨,徐珊.中国美术学院官网,2020年19日.④仲呈祥,冯巍.艺术与科学:艺术学学科“双一流”建设的一种设想(2020年版)艺术理论与批评官网,9月3日.⑤⑥胡海岩 主编.科学与艺术演讲录.[M].北京.2013:国防工业出版社,107.⑦崔之进.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像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3.参考文献:[1]揭示艺术可能促进数学发现文章:艺术会引领数学发现吗[2]杨振宁: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3]海外科考|达·芬奇的第N张面孔:当艺术遇上科学,[4]研究艺术的科学性,研究科学的艺术性,[5]视觉艺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评 《永存的视觉: 走进感光化学世界》.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qikandaodu/2021/0509/943.html



上一篇:浅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下一篇:浅析歌唱中混声的建立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