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预见未来,预见2035 ——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4)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的创新发展已经非常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首先归功于科学研发工作中的大量投资,中国的SCI论文发表量以及

中国的创新发展已经非常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首先归功于科学研发工作中的大量投资,中国的SCI论文发表量以及引用率提升迅速,中国仅次美国,就SCI发表量而言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率超过英国,也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2017年实用新型以及商标申请总数量、专利总申请量超过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超过了德国和俄罗斯联邦;商标申请超越了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首位。由此,可以看到,面对技术偷窃或技术转让的指责,我们展示了很强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拥有强大的知识专业水平。

在未来15到30年,中国、印度、美国将会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度。中国将会超越欧洲,成为创新强国,而同时印度也会取得迅速的进展。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在创新领域里打造领先竞争力?在微观方向,需要考虑如何建立更多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建立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力,打造世界级别的创新公司。在从创新型国家朝着创新型国家前列进行的转折点时期,我们必须尽快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加快科技创新战略转型。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以需求牵引的科技创新路径,现在需要补弱增强,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的强国路径转型,我们把它称之为整合式创新。

陈劲发表主题演讲

为了能够抓住新的机会,我们要做范式的转变。以前很多只是模仿式的创新,现在应该要侧重原创创新。过去,我们在能力上只强调吸收性的能力、动态的能力、核心的能力,现在我们要有整体的能力,这是未来科学研究的转向。

基于全面的创新理论,新型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应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更科学持续的企业创新体系。不仅仅包括阿里巴巴,还有国家电网、中国建筑等具有创新力的企业。将来我们希望建立东盟、“一带一路”为代表的跨区域和全球性开放合作体系,将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让所有企业都能够驱动创新。

对于行业创新来说,现在行业创新和工业创新都处在中低端水平,未来15年,我们应该通过全面创新进一步打造现代农业、高价值制造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区域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不平衡和欠发展,未来15年应该关注美丽中国项目,这个项目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智能。目前中国政府推出了城乡创新体系,中国的创新不仅仅是工业化,还有城镇化和农村振兴。

大科学中心刚刚起步,未来15年应该在北京、上海、合肥建设大科学中心,对于区域创新中心,现在只是聚焦在北、上、深,但是在未来,有更多的城市将加入这个行列,其中还有武汉、西安、杭州、成都、南京等等。

印度制造业的新兴趋势——展望2035年

开发路线图首先要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情景假设、文本挖掘、专家讨论、文献研究,最后找出关键技术领域。假定印度到2035年制造业要为GDP增长贡献30%~35%,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通过创新。政府正在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和工具来帮助达成2035的愿景和目标。制造行业2035的愿景旨在加强生产基础,通过以创新为驱动的安全绿色精益工艺达成这一目标,包括零废物、更少的废水排放、大数据、智能化以及先进制造等。

Jancy Ayyaswamy发表主题演讲

制造业行业中包括不同的具体细分行业。首先是织物行业,包括棉花种植、收割、质量控制、纺线、纺布等环节需要更多的自动化技术;在皮革领域,要降低污染物排放。就化学行业而言,希望能够实现最新技术,更好发展基础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化学业。

随着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需要了解印度在工业4.0里所处的地位和状况,希望更多地把人和机器结合起来,把物联网、网络物理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做决策,减少人力介入。

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4.0计划,首先要解决缺乏处理海量数据的设备和传感器,需要更有生产力的系统,同时希望能够让这些数据更容易收集并且更安全。为获得这些新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需要让产学研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更好的协力,希望这些行业在拥抱工业4.0的过程中不受到潜在风险的威胁。

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服务创新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复杂的机器。人类的大脑布局和现代高速公路和公路的体系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这些神经元就像道路的出口和下匝道一样,我们把它叫做城市的升级体系。马路和人的大脑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差别是智能,大脑有智能,公路系统本身没有智能。我预计城市将来会像人的大脑一样,具备智慧智能。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qikandaodu/2020/1018/368.html



上一篇:论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计量
下一篇:初中科学: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探究教学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