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分子”不再神秘!这项新发现对治疗抑郁(2)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分辨率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析真正帮助研究人员—— 研究团队在NMDA受体跨膜区发现氯胺酮电子云密度图证实氯胺酮的结合位点位于门控离子通道和选择性

高分辨率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析真正帮助研究人员——研究团队在NMDA受体跨膜区发现氯胺酮电子云密度图证实氯胺酮的结合位点位于门控离子通道和选择性过滤器之间的空腔中。

通过点突变筛选和电生理实验,两个关键氨基酸“浮出水面”:GluN1-N616和GluN2A-L642 。 “这两个位点的突变会显着影响氯胺酮抑制NMDA受体通道活性的有效性,这有力地证明了这两个关键氨基酸在氯胺酮抑制通道活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朱书嘉解释道。

期待协助研究和原创创新药的研发

氯胺酮也是手性部分,有SR是两个spiegelmer,它们对NMDA受体的亲和力是3-5倍不同的 。据报道,中国药企也在开展R spiegelmer的临床试验。临床上发现S型见效快,但作用不如R型长。为了找出原因,上海医学研究所罗城团队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

“如果患者去医院检查,发现相关穴位有突变,可以为医生的诊断和诊断提供关键依据。治疗。”在朱树佳看来,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靶向谷氨酸能受体的快速抗抑郁药物的分子机制,也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设计和个性化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帮助中国科学家设计出快速、高效、低副作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药物。”朱书嘉说。

著名结构中科院生物学家、院士张明杰认为,朱树佳团队的突破性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认识NMDA受体的工作机制。知道,这也表明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多个靶点来调节NMDA受体,从而获得具有更好临床表现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评论说,在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这几年持续的高质量工作产出表明,我国在该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呼吁更多关注抑郁症患者

人们知道什么抑郁 很少,

甚至充满误解。

其实未婚子女也有患抑郁症的风险。研究表明,儿童抑郁症的发生率为0.4-2.5%,有孩子的孩子更有可能命中注定然后被打上“熊孩子”的标签;而老年人、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不足。10%“抑郁症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疾病。通过治疗,抑郁症是可逆的。”朱书嘉说。

开始调查,朱书嘉的女朋友阿姨的故事很精彩。这位70岁的老人说他身体不适,但在例行检查下一切正常。一家人没有想到抑郁症,老人也无处可去。当这项研究的结果被《自然》接受时,朱树佳认识的一位抑郁症患者也试图自杀。她告诉大家,做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而是解决科学问题,帮助更多的人。

END

扩展阅读

Nautilus Studio

作者 |高阳

图片|中国科学院东方IC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Video|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杰出创新成果

Edit |布莱斯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zonghexinwen/2021/0730/1170.html



上一篇:我科学家揭示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我科学家揭示RNA分子伴侣机制参与细胞活动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